Skip to content

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

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在考研政治中占16分,其中选择题6分,主观题10分。本笔记中,如非额外标注,均为论述题考点。


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1. 思想修养
  2. 人生价值
  3. 理想信念
  4. 中国精神
  5. 道德修养
  6. 道德的基本问题
  7. 纵向三德
  8. 横向四德
  9.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当代中国的思想、道德标准
  10. 法律基础:法律的基本问题

考点6 人生观的主要内容

人生价值

人生价值的内涵:人生价值是指人的生命及其实践活动对于社会和个人所具有的作用和意义。

人生价值的层次:人生价值内在地包含了人生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两个方面。

人生的自我价值,是个体的人生活动对自己的生存和发展所具有的价值,主要表现为对自身物质和精神需要的满足程度。

人生的社会价值,是个体的实践活动对社会、他人所具有的价值。

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关系:

既相互区别,又密切联系、相互依存,共同构成人生价值的矛盾统一体。

一方面,人生的自我价值是个体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人生的自我价值的实现是个体为社会创造更大价值的前提。

另一方面,人生的社会价值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重要条件,人生社会价值的实现是个体自我完善、全面发展的保障。没有社会价值,人生的自我价值就无法存在。

考点8 个人与社会的辩证关系

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是认识和处理人生问题的重要着眼点和出发点。

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个人与社会是对立统一的,两者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促进。

个人利益(需要)与社会利益(需要)的关系: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最根本的是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关系。社会需要是个人需要的集中体现,是社会全体成员带有根本性、全局性、长远性需要的反映。个人利益的满足只能是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通过一定的社会方式来实现。

在社会主义社会中, 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社会利益离不开个人利益,个人利益也离不开社会利益。社会利益不是个人利益的简单相加,而是所有人利益的有机统一。

考点11 人生价值的评价与实现

1.正确评价人生价值

​ 评价人生价值的根本尺度:看一个人的实践活动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否促进了历史的进步。在今天,衡量人生价值的标准,最重要的就是看一个人是否用自己的劳动和聪明才智为国家和社会真诚奉献,为人民群众尽心尽力服务。

评价人生价值的方法:

  1. 坚持能力有大小与贡献须尽力相统一。
  2. 坚持物质贡献与精神贡献相统一。
  3. 坚持完善自身与贡献社会相统一。

2.人生价值的实现条件

  1. 实现人生价值要从社会客观条件出发。
  2. 实现人生价值要从个体自身条件出发。
  3. 不断增强实现人生价值的能力和本领。

考点21 坚持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统一

1.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概念

个人理想:是指处于一定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中的个体对于自己未来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所产生的种种向往和追求。

社会理想:是指社会集体乃至社会全体成员的共同理想,即在全社会占主导地位的共同奋斗目标。

2.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关系

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一方面,个人理想以社会理想为指引。追求个人理想的实践活动都是在社会中进行的,正确的个人理想不是依个人主观愿望随意确定的,从根本上说它是由正确的社会理想规定的。同时,个人理想的实现,必须以社会理想的实现为前提和基础的。因此,在整个理想体系中,社会理想是最根本、最重要的,而个人理想则从属于社会理想。

另一方面,社会理想是对个人理想的凝练和升华。社会是个人的联合体,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密不可分。社会理想不是凭空产生的,也不是由外在力量强加的,而是建立在众人的个人理想基础之上的。当社会理想同个人理想有矛盾冲突的时候,有志气、有抱负的人可以作出最大的自我牺牲,使个人的理想服从于全社会的共同理想。

考点27 新时代的爱国主义

新时代的爱国主义基本要求:(选择题)

  1. 坚持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相统一
  2. 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
  3. 尊重和传承中华民族历史和文化
  4. 必须坚持立足民族又面向世界

如何坚持立足民族又面向世界?

  1. 必须坚持立足民族,维持国家发展主体性
  2. 只要国家继续存在,爱国主义就有坚实的基础。世界是丰富多彩的,不能以一个或几个国家的政治制度、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来衡量多样性的世界。用一种政治制度、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去统一世界,不仅是对别国的侵害,而且也是根本行不通的,只会危害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在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我们一定要保持清醒的认识,既充分利用经济全球化所提供的机遇发展,又坚决维护国家的主权和尊严,按照本国国情坚持、发展自己的政治制度和民族文化。

  3. 必须面向世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4. 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的重要内容。
  5.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源于中国,属于世界,是中国与世界的交响协奏。当代中国的爱国主义继承并发扬了中华文化协和万邦、热爱和平的优秀传统,对内积极倡导社会主义的爱国主义,对外主张平等互利、和平共处的国际交往原则,积极维护国际和平与文明和谐。
  6. 新时代弘扬面向世界的爱国主义精神,意味着我们要有更加宽广的世界胸怀和全球视野,为维护人类共同利益、推动人类文明发展进步提供中国智慧,始终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

考点42 传承中华传统美德

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中国传统道德是一个矛盾体,具有鲜明的两重性。属于精华的部分,表现出积极、革新、进步的一面;属于糟粕的部分,则表现出消极、保守、落后的一面。中华传统美德作为中国传统道德的精华部分,为今天的道德建设提供了丰富的资源,要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基础上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努力实现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1. 加强对中华传统美德的挖掘和阐发。
  2. 用中华传统美德滋养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3. 在对传统道德的问题上,要反对两种错误思想。
  4. 复古论,认为道德建设的最终目标就是要恢复中国“固有文化”,形成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主体的道德体系。
  5. 虚无论,认为中国传统道德从整体上来说在今天已经失去了价值和意义,必须从整体上予以全盘否定。这两种观点都是错误的,割断了道德的历史与发展的关系,都不利于社会的发展和道德的进步。

考点46 社会公德

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要求:

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要求,是人们在网络生活中为了维护正常的网络公共秩序需要共同遵守的基本道德准则,是社会公德在网络空间的运用和扩展。大学生应当遵守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要求,成为营造清朗网络空间的正能量。

正确使用网络工具。

健康进行网络交往。

自觉避免沉迷网络。

养成网络自律精神。

考点49 个人品德

个人品德的概念

个人品德是通过社会道德教育和个人自觉的道德修养所形成的稳定的心理状态和行为习惯。

个人品德的作用

无论是社会的和谐有序,还是个人的人格健全,都有赖于个人品德的不断提升。

  1. 个人品德对道德和法律作用的发挥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2. 个人品德是个体人格完善的重要标志。
  3. 个人品德是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重要的主体精神力量。

掌握道德修养的正确方法

  1. 学思并重。
  2. 省察克治。
  3. 慎独自律
  4. 知行合一。
  5. 积善成德。

锤炼高尚道德品格

  1. 形成正确的道德认知和道德判断。
  2. 激发正向的道德认同和道德情感。
  3. 强化坚定的道德意志和道德信念。

考点65 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正确认识法治和德治的地位

  • 法治的地位: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依法治国是基本方略,法治具有根本性、决定性和统一性,它强调对任何人都平等,任何人都必须遵守法律。
  • 德治的地位:德治是治国理政的重要方式,以德治国就是通过在全社会培育、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义道德,对不同人群提出有针对性的道德要求。

正确认识法治和德治的作用

  • 法治的作用:法治发挥作用要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主要依靠法律的预测作用、惩罚作用、震慑作用和预防作用对公民和社会组织的行为进行约束,并对违反法律的行为追究法律责任。
  • 德治的作用:德治发挥作用主要通过人们的内心信念、传统习俗、社会舆论等进行道德教化,并对违反道德的行为进行道德谴责。

正确认识法治和德治的实现途径

  • 法治的实现途径:法治主要依靠制定和实施法律规范的形式来推进和实施,国家要保护什么、不保护什么,倡导什么、禁止什么,都得有明确的法律依据,实行法有禁止不得为,体现的是规则之治。

  • 德治的实现途径:德治主要依靠培育和弘扬道德等途径来推进和实施,道德是内心的法律,以价值、精神和理念等形式表现出来,引导人们自觉地在行动上符合道德才可为,违反道德不可为。

推动法治和德治的相互促进

  1. 强化道德对法治的支撑作用。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应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在道德体系中体现法治要求,发挥道德对法治的滋养作用;在道德教育中突出法治内涵。
  2. 把道德要求贯彻到法治建设中。以法治承载道德理念,道德才有可靠制度支撑。
  3. 运用法治手段解决道德领域突出问题。法律是底线的道德,也是道德的保障。要加强相关立法工作,依法加强对群众反映强烈的失德行为的整治。